旅行文案

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屈原?

端午节的来历与屈原的故事紧密相连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,因忠诚于国家、直言敢谏而遭到贵族的排挤和流放。最终,在楚国被秦国攻破之际,屈原绝望地投汨罗江自尽,以身殉国。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,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舟、投粽子到江中,以表达哀思。

具体来说,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了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,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都城,屈原在绝望中写下绝笔《怀沙》,然后抱石投江。百姓们为了打捞他的尸体,纷纷划船于江上,但一无所获。此后,人们便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,以此纪念屈原。

端午节的习俗也源于此。除了划龙舟和吃粽子,人们还会在这一天挂艾草、饮黄酒、佩香囊等,以期驱邪避疫,纪念屈原的同时,也祈求健康和平安。

综上所述,端午节的主要来历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,以及他创作的不朽诗篇,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。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,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,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