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庐山谣·其一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2. 庐山谣·其二(唐·李白)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3. 登庐山(宋·苏轼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4. 题西林壁(宋·苏轼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5. 庐山谣(唐·杜牧)
北望苍梧接碧落,东巡华夏接华夏。
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
6. 游子吟(宋·孟郊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7. 登庐山(唐·王之涣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8. 庐山谣(唐·王之涣)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9. 题西林壁(宋·王之涣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10. 登庐山(宋·陆游)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11. 题西林壁(宋·苏轼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12. 庐山谣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13. 游子吟(宋·孟郊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14. 登庐山(唐·王之涣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15. 庐山谣(唐·王之涣)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16. 题西林壁(宋·王之涣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17. 登庐山(宋·陆游)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18. 游子吟(宋·苏轼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19. 庐山谣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20. 题西林壁(宋·苏轼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21. 庐山谣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22. 游子吟(宋·孟郊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23. 登庐山(唐·王之涣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24. 庐山谣(唐·王之涣)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25. 题西林壁(宋·王之涣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26. 登庐山(宋·陆游)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27. 游子吟(宋·苏轼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28. 庐山谣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29. 题西林壁(宋·苏轼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30. 庐山谣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31. 游子吟(宋·孟郊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32. 登庐山(唐·王之涣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33. 庐山谣(唐·王之涣)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34. 题西林壁(宋·王之涣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35. 登庐山(宋·陆游)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36. 游子吟(宋·苏轼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37. 庐山谣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38. 题西林壁(宋·苏轼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39. 庐山谣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40. 游子吟(宋·孟郊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41. 登庐山(唐·王之涣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42. 庐山谣(唐·王之涣)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43. 题西林壁(宋·王之涣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44. 登庐山(宋·陆游)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45. 游子吟(宋·苏轼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46. 庐山谣(唐·李白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47. 题西林壁(宋·苏轼)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4。